《論語·爲政》。子曰:“吾十有五而志於學,三十而立,四十而不惑,五十而知天命,六十而耳順,七十而從心所欲,不踰矩。”它是孔子結合自身求學、立身、明道的經歷,對人生作出的總結。
其中,“五十而知天命”解爲五十歲懂得自已的命運,掌握事物發展變化的內在規律,預測人生走向,認清並承擔社會賦予的使命。
“孔曰成仁,孟曰取義,惟其義盡,所以仁至。讀聖賢書,所學何事?而今而後,庶幾無愧!”南宋末年 文天祥 兵敗被俘,拒降不屈,殉難燕京,就義絕筆。
顏淵問仁。
子曰:「克己復禮為仁。一日克己復禮,天下歸仁焉。為仁由己,而由人乎哉?」
顏淵曰:「請問其目。」
子曰:「非禮勿視,非禮勿聽,非禮勿言,非禮勿動。」
顏淵曰:「回雖不敏,請事斯語矣。」-《論語·顏淵第十二》
兩場杯賽 天色晴朗 熱鬧有氣紛